來源?| 財經九號作者?| 胖虎
金科股份又漲停了!7月7日盤中,金科股份又拉起一個漲停!股價直追1.64元每股。
雖然最終報收1.51元每股,但較5月26日創下0.77元每股的低價以來,短短一個多月時間,股價接近翻倍。特別是進入7月以來,短短四個交易日就3個漲停板。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而在此期間,金科股份頻頻釋放尚不確定的利好,讓市場對其產生是否有做市、抬高股價的質疑?
1
跌破1元后怎么突然這么多利好?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利好后續能否落地,對于曾多次失信于市場的金科股份而言,多少能落地呢?
金科股份的股價,在5月24日正式跌破1元每股,當日跌停報收0.96元每股。即便是從2022年5月底的約3.7元每股算起,截止到今年5月24日,一年時間就跌掉了74%,整一年的股價幾乎是一路下滑態勢。
一方面是被整個房地產行業影響拖累,另一方面也有金科股份自己的原因,債務違約且一而再的違約、巨額虧損、商票逾期等等,標準“暴雷”的房企標配,金科股份一樣也沒落下。
股價跌跌不休,上市公司和控股股東不可能不急,特別是眼看著同為開發商的藍光發展、泰禾集團因連續20個交易日股價低于1元而不得不從A股主板退市,金科股份可謂岌岌可危。
偏偏就是金科股份股價在1元邊緣徘徊的時候,供應商從背后捅了一刀。
5月22日晚間,金科股份發布了《關于公司被債權人申請重整的提示性公告》,供應商端恒建筑認為金科股份作為上市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向重慶市五中院申請對公司進行重整。
那么欠了端恒建筑多少錢呢?2791.5萬元,就這么點錢,金科股份因為還不上就要被債權人申請重整了!
這個消息必然會影響資本市場。
盡管22日晚金科股份同步發布了公司控股股東的增持股份計劃,但次日股價依舊大跌,24日更是跌停,直接破1元。
眼看控股股東增持不奏效,金科股份在24日晚間又推出了公司部分董監高及核心骨干增持股份計劃的公告
畢竟相對于負面影響,金科股份6個月內的回購額度也僅限不低于5000萬、不高于1億元的。
不過這也成了金科股份“拯救”股價的轉折點,后續又推出了各項利好。作者捋了一下時間線。
金科股份在如此敏感點發布的增持計劃,在5月23日就引來了深交所的火速問詢,要求金科股份解釋是否存在“忽悠式增持”?
金科股份為了標榜自己沒有“忽悠”,立馬在25、26日買進了1285萬元的股票。
不過作者好奇的是,大股東有錢做增持回購,為什么不對上市公司進行財務資助,先把欠端恒建筑的錢還上呢?
除了祭出增持大招,5月底,市場上又開始流傳“某大型國有企業集團與金科股份集團高層就全面戰略合作事項作專題匯報”的傳言,不管真假,市場股價開始異動。
再之后,5月29日,金科股份大股東又增持354.6萬元;6月5日,金科股份的11名董高累計增持了142.04萬元,大股東增持287.15萬元。
終于在多番努力之下,金科股份股價終于在6月6日勉強拉回到1元線之上。
隨后,金科股份趁熱打鐵,當晚立馬發布了籌劃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事項暨停牌的公告。
金科股份通過多重釋放利好來保衛的股價終于達成,并且迅速拋出資產重組停牌來鎖定股價。
可問題是,利好能實現嗎?
2
對利好的追問,多少能落地?
去年12月5日,在房企融資三支箭之后,金科股份迅速拋出了一份定增方案,但時至今日已經過去7個月,定增方案連個影子都沒有,這恐怕對市場及投資者的極大不尊重。
那么今年拋出的股權回購方案,按照最低回購額5000萬元來看,目前完成了多少呢?截至最新公告,僅有1927萬元,最低回購額的38%,至于高管集體增持,按照最低500萬元的回購額度,目前也僅完成了28%。
后續能不能完成,恐怕也要打個問號。因為金科股份的股價已經上去了,目前已經突破回購價,后續還能完成嗎?
要知道,金科股份是有過“爽約”前科的。此前的員工持股計劃,就因為金科股份財務“暴雷”最終沒完成,在去年7月不得不宣布終止回購計劃。
至于此次發行股票購買資產,大概率可能會成,畢竟是關聯交易,擬購買的恒昇大業20%的股權,是由金科股份大股東金科投資控股旗下的科易小貸公司子公司。
不過這種關聯交易的資產重組,在這個時間點拋出來,恐怕市值管理的意味很濃。畢竟沒有真金白銀流入的資產購買,還有多少企業愿意賣給一家債務違約的房企呢?
到了6月30日,金科股份又爆出更大的“利好”,一份《關于簽署戰略投資框架協議的公告》一出,直接在7月初的4個交易日中拉出了三個漲停板。
那么這份戰略投資方案的可行性有多高呢?
公告中,金科股份表示,長城資管旗下的長城國富“有意向獨立或與其他合作方組成投資聯合體(以下簡稱“投資聯合體”)作為重整投資人參與金科股份的預重整程序。如金科股份進入預重整或重整程序,在公開招募戰略投資人階段,長城國富及/或其指定關聯主體有意向作為戰略投資人報名參與競爭遴選”
而且這屬于“框架性、意向性的約定,不構成承諾”,換言之,八字還沒一撇呢。
更重要的是金科股份在公告中明確表示“申請人的重整或預重整申請能否被五中院裁定受理,以及具體時間尚存在不確定性?!?/p>
會不會被重整尚且不清楚,金科股份就已經急吼吼地來找重整投資人,并且發布了這樣一份充滿不確定性的戰略合作框架。
究竟是何用意呢?
不管外界怎么看,反正金科股份的股價是上去了。
3
引入戰略投資的可能性有多大?
關于金科股份引入戰略投資的可行性到底有多大,此前有不少記者、業內人士找筆者探討過。
之所以說金科股份引入戰略投資遲遲沒有進展,筆者也不止一次表達過類似觀點。
最早是在去年初的業績會上,金科股份的管理層就表示要引入戰投,到了年底甚至表示要強力推進引進戰投。
至今一年多過去,戰略投資連個影子都沒有。需要強調的是,長城資管的合作是在被司法重整的前提下才有可能。
之所以難,主要在于金科股份的分散股權和小市值。
金科股份目前實控人黃紅云全部的股權約占11%,按照最新市值來說約8.8億元,而且這部分股權大部分還被司法凍結著。
且不說能不能被轉讓,就算黃紅云愿意“清倉出貨”,8.8億元對于目前金科股份幾百億的逾期債務來說能解決什么問題?
至于溢價引進戰略投資,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恐怕是天方夜譚。
想想金科股份這些年吹的牛吧。
比如到2025年要實現4500億銷售的“戰略規劃”,比如要2021年11月發布的擬發行8億美元債券,再比如去年12月發布的要做定向增發等等,哪一件實現了?
最可笑的是,金科股份的前老板娘陶虹遐大概率已經“二度清倉”金科股份了。
今年3月份,自然人張宇和陶虹遐從司法拍賣中接下了廣東弘敏持有的金科股份股權。其中陶虹遐以2.28億元拍下了金科股份1.62億股的股權,但在最近的前十股東中并沒有出現陶虹遐的名字。
同樣沒出現的還有張宇。
從公開信息來看,陶虹遐和張宇恐怕也早已割肉離場了。
前老板娘都二度“跑路”了,散戶們還有什么可炒的?
END.
(免責聲明:本文數據及信息均來自上市公司公告、媒體報道等公開信息,數據或信息如有遺漏,歡迎更正,并以公司最終披露為準。未經授權,本文禁止轉載、抄襲或洗稿。)
關鍵詞:
網站首頁 |網站簡介 | 關于我們 | 廣告業務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www.speedcarf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網絡消費網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聯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美女黄网站国产免费_人妻仑乱免费看_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短视频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视频